Graduate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
Ph.D., Graduate Institute of Basic Sciences,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Taiwan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Andrology, Spermatogenesis
此研究成果是與美國教授Donald F. Conrad、澳大利亞教授Moira K. O'Bryan與台灣多位學者共同完成,相關結果發表於 J Cell Mol Med 期刊28卷第2期。全球約有10%至15%的伴侶面臨不孕問題,其中約有一半的病例與男性因素有關。畸形精子症是男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已有多種與畸形精子症相關的突變被發現,但這些突變在不同族群中常有所差異。在本研究中,我們利用全外顯子定序(whole-exome sequencing)來鑑定可能導致畸形精子症的基因變異。在鑑定出的7個突變基因中,我們進一步針對其中一個AGTPBP1進行分析, AGTPBP1在12個案中發現2位患者中發現3個錯義突變(受試者A: p.Glu423Asp 與 p.Pro631Leu;受試者B: p.Arg811His)。這兩位患者皆表現出嚴重的精子頭部與尾部缺陷。此外,AGTPBP1在患者精子中的表現出碎裂狀,於健康個案精子特異性地表現於精子頸部與尾部環節區域。藉由Agtpbp1剔除小鼠模型,我們觀察到類似於人類AGTPBP1突變案例中所見的精子頭部與尾部異常,並伴隨異常的多麩醯化微管蛋白(polyglutamylation tubulin)及△−2形式的微管蛋白含量下降。本研究首次建立AGTPBP1基因變異與人類畸形精子症之間的關聯,並鑑定出AGTPBP1在去麩醯化作用中的角色,該過程對精子的形成具有關鍵意義。
Keywords:AGTPBP1、基因變異、精子畸形、全外顯子定序
2 views